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是
A.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少 |
C.得益于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 | D.朝鲜和越南战争促使经济发展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 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 | 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C.解放被压迫民族 | 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