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B.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梁启超所提倡的新史学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①文字表述 ②历史观念 ③治史目的 ④治史对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按《上海闲话》的作者姚公鹤的说法,这是一种以“中国文法和英国字母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下列各项是关于这一现象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B.读音不准,阻碍了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
C.应该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之品 D.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利于英语规范学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