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
|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 屠杀惨案 |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 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 |
| 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 |
| 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 |
| 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 |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
| 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
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A.“人伦者,天理也”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心外无物” | D.“理”、“欲”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