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材料表明该法案
| 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 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
|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 D.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
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 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
| 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这主要体现了
| A.契约原则 | B.法治原则 |
| C.集体意识 | D.分权意识 |
公元前508年,雅典首席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部落,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此举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推动地方自治 | B.保护选民利益 |
| C.消除了贵族残余 | D.发展了平民政治 |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第三、四等级的公民终日为工作、糊口而奔波忙碌,无暇参加正常的政治生活,到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雅典为马其顿征服。材料折射出
| A.战争破坏了雅典等级制 | B.雅典公民集体意识丧失 |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 | D.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