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
|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
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节变化直接反映了明代
| A.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 | 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 |
| 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 | 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情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 B.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
|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 D.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
|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 | B.敬天法祖 | C.君权神授 | D.天人感应 |
18世纪的一位思想家认为:“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力,不管落到什么人手中,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这种认识主要是源自对当时哪国情况的观察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