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用斜槽轨道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沿水平方向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 释放,在一张白纸记下小球经过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
B.按图安装器材时,注意让斜槽 ,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①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②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在白纸上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 __ m/s。
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b)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mm;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其轨道所在的平面上炸裂成两块,其中第一块沿与原来相反的方向仍做同半径的圆周运动,动能为E.若第一块与第二块的质量之比为β,则在炸开的瞬间,第二块的动能是____________.
从地面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质量为1 kg的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 m,当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到达某一高度处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此时小球已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J.(取g="10" m/s2,空气阻力大小恒定)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平发明了高压锅.现在高压锅在我国被广泛使用.高压锅与普通铝锅不同,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体镶嵌旋紧,加上锅盖与锅体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所以锅盖与锅体之间不会漏气.在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再套上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把限压阀顶起来,这时蒸气就从排气孔向外喷出.由于高压锅内的压强大,温度高,所以食物容易煮烂.若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质量为0.1 kg,排气孔直径为0.3 cm,则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______________.设压强每增加3.6×103 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 ℃,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______________.(大气压p0=1.0×105 Pa,取g="10" m/s2)
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 ℃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 Pa;在内外压强差超过6×104 Pa时,手表表面玻璃可能爆裂.已知当时手表处的气温为-13 ℃,则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P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高度每上升12 m,大气压强降低133 Pa.又已知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设海平面大气压为1×105 Pa,则登山运动员此时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