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裴炎,字子隆。宽厚,寡言笑,有奇节。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尤通《左氏春秋》。举明经及第。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改中书令。旧,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玄龄以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日:“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宜存至公,不容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日:“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 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餐日:“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辨之,后日:“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日:“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日:“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①之赢。初,炎见裴行俭破突厥有功,沮薄之,乃斩降虏阿史那伏念等五十余人,议者恨其娼克②,且使国家失信四夷,以为阴祸有知云。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儋石:一石米。②娼克:妒忌别人的才能,想在别人之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 知:了解
B.后已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 豫:参与
D.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籍:登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裴炎“有奇节”的一组是 ( )
①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
②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
③刘稀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④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
⑤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⑥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炎考取功名后,在高宗到东都去时,辅佐太子。在太子监国时,又在东宫参与处理政事。
B.武承嗣向太后提出给武家的祖先追封王位,裴炎的劝阻虽然阻止了这件事,但也让太后很不高兴。
C.徐敬业造反后,裴炎虽然看不起他,却也在太后面前为他辩解,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D.裴炎精通《左氏春秋》,敢于伏义执言,但他也曾经因为嫉妒别人的功劳而做出了不明智的事情,这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4(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选自《孟子》)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神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
译文:
②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
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二)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xī):葛布的统称。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4分)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2分)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 B.其重之也如此 |
C.其词有“瑰伟之文……” | D.乐其林泉之胜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学甫而不为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C.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D.其重之也如此臣之壮也,又不如人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1)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打诳语,不会种庄稼,就告诉樊迟自己不如老农,不会种菜蔬,就说自己不如菜农。 |
B.孔子认为樊迟是人格卑下之人,十分看不起他,所以对他请教的问题,统统推说自己不如农民。 |
C.在孔子看来,统治者根本不用学稼、圃,只要做到好礼、好义、好信,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
D.樊迟虽然谦虚好学,但孔子以为其不得其门,所以批评他弄错了事情的轻重本末。 |
(2)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可当他向一老年男子打听孔子去向时,这位老年男子批评孔子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你认为他的批评对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
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二)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xī):葛布的统称。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4分)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2分)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 B.其重之也如此 |
C.其词有“瑰伟之文……” | D.乐其林泉之胜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