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许多故事,听起来耐人寻味,如果和哲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还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哲学启示。阅读并回答问题有一天,于右任先生看到有人在某公共场所随地小便,便写一告示:不可随处小便。由于于右任是名人,字又写得非常好,于是有人立即把这则告示揭了下来,拿到裱糊店裱装成“小处不可随便”,成了珍贵的收藏品。这一故事说明 ( )
| A.事物场所的变更能够引起质变 | B.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
|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D.质变就是新的排列组合 |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
| A.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
| C.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 D.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 |
继中俄双方互办“俄语年”和“汉语年”后,2013年中俄双方互办“旅游年”。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
| A.促进中俄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
| B.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
| C.彰显俄罗斯文化的优越性 |
| D.两国文化的相互趋同 |
首获普利兹克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王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很深厚,作为一个当地的建筑师,看到到处都在拆老建筑,我必须作出反应,以艺术的方式让它们重生。”他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继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
|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
| 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 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一定的文化会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清远地处广东西北部,因其重要的地理环境,使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清远发生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北江文化。这表明文化具有()
| A.独特性 | B.区域性 | C.整体性 | D.民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