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A.人寿年丰 | B.祈盼丰收 | C.庄稼收获 | D.祭祀谷神 |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 A.“独尊儒术” | B.“大一统” |
| C.“天人感应” | D.“君权神授”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促成了秦朝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 A.② | B.③ | C.②④ | D.①④ |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 A.法家与道家 | B.法家与儒家 |
| C.墨家与兵家 | D.黄老与儒家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
|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 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一学说应是()
| A.阴阳五行学说 | B.大一统学说 | C.仁政学说 | D.天人感应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