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 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 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 都是洋务运动的直
接产物 ④ 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 项 |
史实 |
结论 |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
| B |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 C |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 汉等四大会战 |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的开始 |
| D |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
读下表。表中年代I到年代Ⅱ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 (单位:万两) |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
||
| 英国 |
德国 |
|||
| 年代I |
9600 |
2800 |
1.66 |
79 |
| 年代Ⅱ |
4900 |
0 |
0.16 |
132 |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心改革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开始
| A.裁撤八旗军队 | B.筹建海军 | C.组建湘军淮军 | D.编练新军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官营手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出现“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 A.普遍推行郡县制 | B.实行三公九卿制 |
| C.恢复宗法分封制 | D.用权术驾驭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