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 业 |
1912年 |
1920年 |
平均年增长率(%) |
|
棉纺织业 |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
509564 |
1598074(1922年) |
12.1 |
机器面粉业 |
华商厂产量(万包) |
1966(1913年) |
8316(1921年) |
19.8 |
电力业 |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
12013 |
29602 |
11.9 |
机械采煤业 |
华商矿产量(吨) |
416558 |
3279757 |
29.4 |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③ |
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士人主张学习器物 |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 |
C.甲午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制 |
D.甲午中日战争后,知识分了主张变法维新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列强侵华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西方侵华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以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州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朝门外酒坛儿,涌金门外划船儿……。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 B.杭州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C.官府对杭州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 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
元前3世纪,古希腊艺术家创造出了著名雕像《维纳斯》,同时期的中国秦朝也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对这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 B.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
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 | 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