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以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
9月中旬 |
12月底 |
|
人民公社(个) |
8730 |
16989 |
26578 |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
3778 |
8122 |
12325 |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
30.4 |
65.3 |
99.1 |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
4328 |
4781 |
4637 |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③ |
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其目的是
A.真正实现国共合作 | 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
C.挽救国家民族救亡 | 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
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 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
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