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放翁的诗,便告诉她,若真心要学,要先熟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然后再看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四十八回)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到与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且有半师之缘的香菱。香菱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回帖署名“槛外人”才能应她的心意。(六十三回)
C.初春时节,万物更新,黛玉写了《桃花行》,宝玉看见诗中一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知道是潇湘子的稿子,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大家议定:重新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社主。(七十回)
D.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说她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生怕宝玉被带坏,唤来晴雯盘问。晴雯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王夫人怒火攻心,斥责晴雯,并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她。(七十四回)

E、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却仍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宝玉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晚上找了个机会央求老婆子偷偷带他到晴雯家看望。他见晴雯病势加重,枯瘦如柴,心疼不已。最后晴雯将自己贴身穿的旧红绫袄和宝玉的袄儿交换了,宝玉方悲痛离去。(七十七回)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小说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问题:(1)曾子提出了一种提高修养的方法,就是________。
这三则都提到“信”,请问儒家对于“信”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简答题。 (二选一,5分)
《三国演义》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件“尤胜相如在渑池”的事情是什么?关云长在这件事中如何显示“英雄气”?请简要叙述。
(2)黛玉……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红楼梦》二十七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请问:这个“狠心短命的”是谁?黛玉在什么情况下看见他?结果又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②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③女,弗④如也。”(《论语·公冶长》)
注:①愈:胜过、超过。 ②望:比。③与:同意,赞同。④弗:副词,相当于“不之”。“弗如”,相当于“不之知”
孔子和曾子的谈话,阐述了什么道理?请概括。2分
子路说颜回能“闻一知十” ,说明颜回具有哪种学习能力?而他说自己“赐也闻一以知二”体现了他的什么品德?4分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一听是旧帕,先是烦闷,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忙叫晴雯放下。黛玉体贴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B.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C.黛玉到怡红院,听到宝玉在梦中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黛玉听见不觉怔了,坐了一会,只好离去。
D.刘姥姥离开贾府之时,凤姐叫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姥姥问清孩子的生辰后,便取名为巧姐,说这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逢凶化吉都从这个“巧”字上来。

E. 海棠诗社成立后,诗社的首次活动便是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李纨评黛玉诗为魁首。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平儿是个有原则的大善人。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为的是一来体谅宝玉在丫鬟们身上的良苦用心,二是怕招老太太、太太生气;三是为了顾全宝玉房中大丫鬟们的体面,更怕病中的晴雯生气发作。其用心之良苦,令宝玉大为感叹。
B.薛宝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姑娘。芦雪庭联句,宝琴与湘云、黛玉争胜,三人联句最多;众人称赏红梅,邢岫烟、李纹及宝琴三人最先成诗,三人中又以宝琴的最好;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C.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说完了,一想到自己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后悔不及, 羞的脸飞红。
D.贾母喜欢说笑话、听笑话,并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小说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说王熙凤“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拍着马屁反驳了几句,并说“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听后,心里觉得不吉利,就骂王熙凤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不敢笑了。

E. 凤姐生日,贾母带头凑份子为她做生日。生日宴会办得热闹,凤姐想躲回家歇会儿,无意中发现贾琏和鲍二媳妇在一起,还听到他们在议论,骂凤姐。凤姐醋意大发,拿平儿出气,与鲍二家的厮打。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