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
(2)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界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分)
(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置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是链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辞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亚太经 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 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 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中国愿同亚太各方携手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同为实现亚太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1)结合材料一,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并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阐明我们国家对待中欧文化交流交融应持有的态度。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APEC各成员国如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改编)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同世界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是复兴的梦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材料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4年7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习近平指出,35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材料三: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
习近平说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大块头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我愿谈几点看法: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动摇,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这条道路。第二,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动摇。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强和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是重要机遇。第三,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动摇。中国将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对涉及中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中国人民也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第四,我们主张各国不论贫富、强弱、大小一律平等,中国一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的讲话时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及基本内容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加强与美国在人文方面交流合作的意义,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习主席关于中美关系看法的理解。
材料一:越来越多的网民发现:自己中意哪个品牌、喜欢去哪些地方旅行、坐火车还是飞机……这些关乎个人隐私的信息,好像不少商家都知道。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是网络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一旦被对方掌握,会给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因此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让强有力的政府推进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材料二: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越是开放,就越需要确立共同遵守的规则、划定网络言行的边界。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必须对人民的一种交代。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今天强调网络安全需要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一种是法律规范体系,网络要靠这个体系保证它的安宁、和谐,而这都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1)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什么说“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对人民的一种交代”。
(2)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点,谈谈材料二为什么说网络的安宁和谐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材料一:为落实“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广东某市市委提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号召,并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根据市委的部署,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某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草案),召开专家咨询会和组织“我为规划提建议”的活动,广纳民意,汇聚民智。
材料二: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标准》,某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为民造福的理念,制定出《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开展文物普查,划分历史文化街区,对所涉及的项目进行整治、修缮,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彰显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执政和决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制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该市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问题上,是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制定的理解。
材料一: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等。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材料三:我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熟悉环境的眷恋,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体现。我国政府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符合我国老龄化特点和老年人居住意愿,所谓“9073”,即90%的老人居家或社区养老,7%的老人接受社区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
(3)结合材料三,分析 “9073”养老政策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