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 在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以MN为界,左、右两边分别是磁感应强度为2B0和B0的匀强磁场,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在距离界线为l处平行于MN固定一个光滑的瓷管PQ,开始时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处在管口P处,某时刻该原子核沿平
在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以MN为界,左、右两边分别是磁感应强度为2B0和B0的匀强磁场,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在距离界线为l处平行于MN固定一个光滑的瓷管PQ,开始时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处在管口P处,某时刻该原子核沿平 行于界线的方向放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发现电子在分界线处以方向与界线成60°角的速度进入右边磁场(如图所示),反冲核在管内匀速直线运动,当到达管另一端Q点时,刚好又俘获了这个电子而静止。求:
行于界线的方向放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发现电子在分界线处以方向与界线成60°角的速度进入右边磁场(如图所示),反冲核在管内匀速直线运动,当到达管另一端Q点时,刚好又俘获了这个电子而静止。求:
(1)电子在两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大小(仅用l表示)和电子的速度大小;
(2)反冲核的质量。
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AB之间距离L1=2.05m,传送带以v0=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为M=1.0kg,长度L2=1.0m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2=0.4,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B端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不计大小、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假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离开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相对木板滑过的距离;
 (3)木板在地面上能滑过的最大距离.
如图所示,A球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滚下,然后进入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经M点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方向立刻变为水平向左.B球从M点开始向左做直线运动,g=10m/s2.
 (1)若A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处静止滚下,同时B球以v0=8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高度满足什么条件,A、B两球能发生碰撞;
 (2)若A球从斜面上N点静止开始滚下,MN=10m,B球同时从M点由静止向左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经多长时间两球相碰?
如图所示,底座A上装有L=0.5m长的直立杆,底座和杆的总质量为M=1.0kg,底座高度不计,杆上套有质量为m=0.2kg的小环B,小环与杆之间有大小恒定的摩擦力.当小环从底座上以v0=4.0m/s的初速度向上飞起时,恰好能到达杆顶,然后沿杆下降,取g=10m/s2,求:
 ①在环飞起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
 ②此环下降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2.0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m.求:
 (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