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家族系谱图,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乙种遗传病(基因为D、d),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甲病属于                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
乙病属于                遗传病。
(3)Ⅱ-2基因型为           ,Ⅱ-3基因型为                       
Ⅱ-2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5)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的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具有特点,其遗传方式属于:
(2)已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第Ⅰ代将乙病基因传递给Ⅲ10个体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表示),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

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另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NADPH和14CO2,结果也在这种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请分析回答:
(1)上述两个实验中,前者给予光照后产生了等物质,在加入14CO2后,先产生物质,再产生含14C的光合产物。
(2)上述的另一无光照条件的实验中,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并无任何光照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光合产物,这说明
在基质中加入ATP、NADPH等物质的作用是
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反应将
(3)上述整个实验证明了:①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中产生ATP、NADPH等物质;
②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
(3)图中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对于B、C两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C点时,植物既进行有又进行无氧呼吸
②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拟制
③B点时,无氧呼吸最弱
④B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5)写出A点时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请说明理由
(2)【1】的主要成分是 ,其从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为细胞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主要细胞器是【】










(4)抗体的合成场所是【】 ,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和【】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2号试管中的颜色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