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根据小说的情节先后,下列火攻的战役依次是:乌巢之火→新野之火→赤壁之火→猇亭之火。(《三国演义》) |
B.王熙凤议论林黛玉:“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红楼梦》) |
C.葛朗台太太拒绝葛朗台假惺惺的施舍后,小说这样议论道:“这样的高尚纯粹是白费!”她临死时对女儿说:“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 |
D.“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梅去世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限交织,悲哀地说了上面这番话。 (《家》) |
E.住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重新恢复了希望。一天早晨,她走到屋顶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看到爱斯梅拉达这般想见卫队长,卡西莫多就自告奋勇地去找他,可是弗比斯对此不以屑一顾,策马远去。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多次写到水攻计:曹操水淹下邳捉了吕布,又决漳河水大胜袁术的人马;关羽“水淹七军”大胜曹操十万大军,活捉了于禁,刀斩了庞德。 |
B.《边城》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舞狮子、燃烟火、捉鸭子等诸多民俗风情的描写,创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超越世俗的诗化世界。 |
C.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在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之下,“双桥王国梦”“实业王国梦”先后破灭,公债市场上的斗争更是一败涂地。 |
D.《哈姆莱特》善用巧合:波洛涅斯躲在挂毯后偷听王子与王后的谈话,却被王子误杀一剑刺死;克劳迪斯预谋用毒酒毒杀哈姆莱特,却被王后误喝,致其当场身亡。 |
E.《飞鸟集》中很多诗句选用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意象,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神、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请写出一个文中所包含的成语。
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对孔子的这一态度及所表现的言行,你如何评价?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他提出人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
B.《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死的晴雯、 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
C.辛亥革命时期,辫子的剪与留成了革命与守旧的风向标,鲁迅小说《风波》《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中都有相关的情节描写。 |
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3题。
(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韩非子: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二)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他的住房里,他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他把愚人节得到的哨子交给姑娘,通知她遇到危难时,一吹哨子,他就能赶来救援。(《巴黎圣母院》) |
B.潘沙·桑丘出外当游侠时劝说了一个又矮又胖、满脸胡子的农民堂· 吉诃德做仆从。堂 ·吉诃德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是赚工钱的,他便答应了。(《堂 ·吉诃德》) |
C.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三国演义》) |
D.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自个儿不想干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干。(《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