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 |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含有Fe2O3悬浊液中通入HI: Fe2O3 + 6H+= 2Fe3+ + 3H2O |
B.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9H++3H2O=5Al(OH)3↓+Al3+ |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
D.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完全Ba2+沉淀:2H++ SO42-+Ba2++2OH-=BaSO4↓+2H2O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
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Ba2+、NO3-、CO32- | B.Ba2+、K+、Cl—、NO3- |
C.Mg2+、NH4+、SO42-、Cl- | D.Fe2+、Na+、SO42-、NO3— |
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其中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这时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原子利用率可以达到100%的是()
A.加成反应 | B.消去反应 |
C.取代反应 | D.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甲型H1N1流感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旦发现流感病人,隔离、消毒极为重要,常用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漂白粉、甲醛等。关于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甲醛为气体,故可作为熏蒸消毒剂 |
B.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故可杀灭病毒 |
C.甲醛与漂白粉混用,效果更好 |
D.甲醛氧化可得甲酸,甲酸氧化的产物为CO2和H2O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 mL该溶液,加入25.0 mL 4.00 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 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 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 mol·L-1;②另取20.0 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 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
C.c (Clˉ) 为 4.00 mol·L-1,c (Al3+) 为1.00 mol·L-1 |
D.c (Mg2+) 为 1.00 mol·L-1,c(Na+ ) 为 0.50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