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异彩纷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敢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
——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的不同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
(2)根据材料三,“新经济”的发展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据此回答。
(1)请结合16~18世纪中国的社会情况,简要评述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论断。
(2)西方的“现代科学”是怎样兴起的?
比较《南京条约》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请回答: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请回答:洪秀全认为天下人都是兄弟姊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他所说的“尔吞我并”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