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98% |
2%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 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4万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 377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 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对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相比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戊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一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时效和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强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虽特征不同、手法各异,但其兴盛颇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寻:(一)占据地利,环境优越;(二)创新科技,重视科研;(三)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四)鼎新革故,变法囤强;(五)健全法制,维护秩序;(六)崇文重教,磨砺精神;(七)拓展贸易,取长补短;(八)强兵尚武,扩张掠夺。
为探求兴衰规律,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特邀历史学家讲解九国历史,包括Portugal、Spain、Holland、UK、France、Germany、Japan、the Former Soviet Union、U.S.A。其中,除the Former Soviet Union外,都是昨天或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
假如你是被邀专家,请就以上8点内容(至少涉及其中6点),以部分国家近代以来现代化历程的史实,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借鉴和启迪为主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
注意:
(1)应当充分理解与利用试题中的材料。
(2)将你的论述放到当时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或评论。
(3)紧扣你的论题论述,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4)文字通顺、流畅。
泰格利维在《法律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法律变革乃是社会各阶级之间冲突的产物,这些阶级谋求把社会控制制度转变到适合于自己的目的,并将某种具体制度强加于社会关系上以及予以维护……”。
请以英、美、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通过法律手段达到稳定统治、发展经济的史实来分析泰格利维的观点是否具有现实意义。(10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表一: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俄国(1851年) |
约5900 |
93% |
7% |
美国(1850年) |
约5300 |
87% |
13% |
表二:
移民方向 |
年代 |
人口迁移数 |
欧洲移民来源 |
1866-1932 |
63660000 |
欧洲移民迁出 |
1821-1939 |
1667300900 |
请回答:
(1)表一、表二的统计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分)
(2)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有什么影响?(2分)
在一次研究性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着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展开激烈的讨论。同学甲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学乙认为,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剂;同学丙认为,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
请回答:(6分)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位同学的说法的合理性何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