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通报称,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原经济区”日前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使得中国中部的崛起成为可期可待。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材料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从突破惯性思维和超越行政规划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如何加强中原区经济建设的理解和建议。他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应突破惯性思维,摆脱阶梯式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凝聚力,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经济发展;超越行政区划、携手周边省份、制定政策,互利共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说,河南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区域的培育壮大,又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的辐射作用,也要欢迎周边大城市带动信阳,三门峡等市的发展。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专家上述建议的合理性。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该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有‘温度’的故事,生动讲述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念,记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这是2014年底,各大主流媒体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经典话语。讲述中国的故事,不是要猎奇,最重要的就是要传播出中国价值观,传播中国正能量。
在各大主流媒体的精彩故事里,主人公有创业成功而转战公益的科技博士,有志愿支教边疆的年轻女学生,有向绿色产业转型的矿老板,有在纽交所敲钟的“快递小哥”,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的普通工人,他们的故事无不充满梦想与拼搏的跌宕起伏,无不用朴实而感人的细节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自己成为中国故事的主人公?
(2)运用恰当的矛盾分析法,说明朴实的细节能“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喇叭”年代。上世纪60年代,高音大喇叭把雷锋精神送进大街小巷。“电视机”年代。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把女排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年代。当今年代,很多人随身携带4G手机、平板电脑,随时上互联网,随时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与事。根据这种情况,眼下有多个主流网站同时推出《好人365》栏目,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说的都是人们身边的事,赞的都是身边的人,激发了大家的共鸣,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材料二:农村生活为主的社会风貌。解放后,国民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吃饱穿暖问题。
洗脚上田浪潮下的社会风貌。改革开放后,国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中国走向富裕。
城市生活为主的社会风貌。当下,极少数人就是任性,但是寻常老百姓中,有人清扫公共楼道、有人路边植树,有人主动让座、有人志愿当义工,有人无偿献血、有人积极捐款……,老百姓用热乎乎的心温暖着社会,也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社会呈现和谐发展,国家走向强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在文化建设上应该采取的合理做法。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知识出发,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什么;并进一步阐述它所揭开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主体。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速度(图8)

注: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8.2%,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出口增长8.7%,出口商品向中高端升级。
材料二:从“衬衫换空客”到“高铁换大米”再到金融和服务输出,我国的对外经济正在升级。当前,我国积极推行高铁、核电、电信出口,与泰国“高铁换大米”,为巴基斯坦建核电站,联想、华为、中兴在海外逐渐侵蚀多个老牌巨头的市场……。日后,中国出口的将是金融和服务,上海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始运行,金融出口已经在试水。
材料三:从“熊猫外交”到“乒乓夕卜交”再到“高铁外交”,我国的外交方式与时俱进。目前,我国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大力推销高铁和其它高精尖技术、装备。2014年李克强总理的五次出访,都推销高铁,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在当今世界舞台上,高铁成为中国的标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对外经济的知识,阐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概括我国采取的外交方式的原因。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知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阅读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如何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面对长江水资源的重新配置,无论调出水的省份,或是输入水的省市,都必须正视从“水事业”到“水商品”的转变,让长江水循着价值规律流动。在水价势在必涨的背景下,调水区希望水价能体现他们已做出的栖牲和今后保护水质所要付出的努力,而受水区则强调水价应考虑居民和企业的承受能力。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合理的水价是如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