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指
| A.《独立宣言》 | B.《邦联条例》 | C.《权利法案》 | D.《联邦宪法》 |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
| 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 | 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 |
| 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 | 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 |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歼敌人数,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学界大多接受了1000余人的说法。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的做法
| A.宣传了大规模会战的重要性 |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 C.鼓舞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 | D.肯定了中共敌后战场的主导地位 |
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认为“无产阶级未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基于这一主张,中国共产党
| A.领导五四运动 | B.开展工人运动 |
| C.推动国民革命 |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
| A.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 | B.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 |
| 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 | 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民国” |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D.“天下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