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宫生传
高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饮,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
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閟,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注①周:通“赒”,救济。②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③周流:周行各地。④具区:太湖的古名。⑤庋(guǐ):收藏。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赀:通“资”,财货,这里指家财。
B.乃谢酒徒,去学兵 谢:谢绝,不接纳。
C.彼酗,不可近也酗:凶狠,残忍。
D.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踵:尾随,跟随。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南宫生“任侠”或“好客”性格的一组是
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
②衣冠慕之,争往迎侯
③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④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
⑤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
⑥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宫生是位奇男子,身材高大,饱读文章,任侠好客,性格直率,也通古玩书画。他生于乱世,有心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落得晚年以书画、古玩、诗文自娱。
B.南宫生豪侠仗义,胆识过人。当时有两个武官均蛮横,欺负读书人。南宫生听说后,气愤难平。在酒席上和路上教训了这两个恶人,为读书人出了一口气。
C.南宫生在军事方面很有造诣,因他多次准确料定藩府胜败情况,藩府知道情况后,想将南宫生招到手下,但南宫生却不答应。藩府想陷害他,南宫生设法免除了祸患。
D.作者在文章结尾时推崇南宫生由进取变为退隐,这是旧时代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2)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
(3)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 ,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为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封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终,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②,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注]①句注:山名,即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②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宜夸矜见所长。(矜:夸耀、矜夸。)
B.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匿:隐藏。)
C.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罢:免去、解除。)
D.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遗:给予、赠送。)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C.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D.奚有于妇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理由的一组是()
①未可以仁义说也②然恐陛下不能为③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④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⑤兵可无战以渐臣也⑥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敬出使匈奴,识破了匈奴布设的假象,建议高帝伏奇兵以制敌,表现出他的真知灼见。
B.刘邦没有接受刘敬的建议招致失败,但很快意识到刘敬的分析透辟入里,所以斩前使以示自责,赐封刘敬以示其功。
C.冒顿不讲伦理,“杀父代立”,所以刘敬推演出,用“修文德以来远”的仁义道德可能不会使匈奴感化。
D.刘敬劝高帝与匈奴和亲,在当时是明智之策,而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嫡长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译文: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1,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4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劬(qù):劳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4、劙(lí):割。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畜甘脆 诚 饵:给……吃
B. 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 兄故弱, 能多樵 恶:不
D. 汗交 不少休 颐:脸颊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遂家焉乃实告焉
B. 将何作何复尔
C. 不辞而还裂其衣而束之
D. 群扶以归欲劙颈以塞责耶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 ①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 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 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 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皆奏罢之。民为之立祠。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忽剌忽耳及仁杰廷辨,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注],未尝致上怒。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因辞,乃娶民间女,已而丧明,夫妻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归第。后成祖崩,仁宗入清内欲有所咨访,诏赴阙,行至樊桥而卒。( 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尝治室于毁垣中治:修筑

B.

臣不敢私,愿以助军 私:独占

C.

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 状:情况

D.

为留守者居半  居:超过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闻汝母来,可持归养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

B.

B 辞不许,归白母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

C 有司买物,多非土产 尔无忘乃父之志

D.

D 帝欲娶贵族 谁为大王此计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 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 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4.

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殷不害传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则上书言之,多见纳用。梁武帝尝谓庾肩吾曰:“卿是文学之士,吏事非卿所长,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其见知如此。侯景之乱,不害从简文入台。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景兵士皆羌、胡杂种,冲突左右,甚不逊,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摛侍侧不动。及简文为景所幽,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之,不害供侍益谨。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简文曰:“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因将家属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于别处督战,失母所在。于时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堑。不害行哭道路,远近寻求,无所不至,遇见死人沟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阅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尸。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则气绝,行路无不为之流涕。即于江陵权殡,与王裒、庾信俱入长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选自《陈书·殷不害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父忧过礼忧:(父亲的)丧事。
B.仕梁廷尉平仕:做官。
C.因将家属西上将:将要
D.号泣不辍声辍:停止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简文为景所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景兵士皆羌、胡杂种且相如素贱人
C.不害行哭道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堑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名法有轻重不便者,则上书言之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
B.远近寻求,无所不至是吾剑之所从坠
C.士大夫以笃行称之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
D.不害先于别处督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不害)性至孝”的一组是()
①居父忧过礼 ②侍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 ③名法有轻重不便者,则书言之④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摛侍侧不动 ⑤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 ⑥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则气绝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不害之所以深得梁武帝的赏识,是因为他年轻又长于政事。
B.在简文帝被侯景囚禁时,殷不害得以和简文帝朝夕相处,侍奉简文帝更加恭敬。
C.简文帝梦见自己吞下了一块土,心里很不高兴,殷不害借用晋文公的经历解梦,除祛了简文帝的心病。
D.殷不害有孝行,老母死于战乱,他历尽艰辛,寻得母尸安葬,由于悲伤过度,日渐憔悴消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憙传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已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伯仲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制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三十年,憙上言宜封禅,正三雍之礼。中元元年,从封泰山。及帝崩,憙受遗诏,典丧礼。是时,籓王皆在京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席,宪章无序。憙乃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时,籓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憙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它县,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注:三雍:明堂、灵台、辟雍分指天、地、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②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①仲伯以妇色美……欲弃之于道②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
C.①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②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D.①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②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载[仲伯)以鹿车
B.京师为[赵王)请者数十,终不听
C.中元元年,从[皇帝)封泰山
D.熹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之)它县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降:投降。
B.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遗:送。
C.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宾:服从,归顺。
D.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内:通“纳”,放入。

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因以泥涂仲伯妇面
B.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京师为请者数十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憙有节操的一组是
①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②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③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④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⑤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⑥憙下车……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任怀令时,奉法收考李子春,不为请者所动要处死李子春,但皇上终究宽免了李子春。
B.更始帝打了败仗,赵憙在丹水县遇到逃亡的更始帝的亲属,就资助他们衣帛粮食,并护送还归故里。
C.赵憙的友人韩仲伯是个只顾自身安危的人,作者用他的行为来反衬赵憙仗义救人的智谋和节操。
D.赵憙的哥哥被人杀了,他当时年仅十五岁,就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前去报仇,但因仇家生病和距离遥远而放弃了报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