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B.甲午中日战争后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D.抗日战争后 |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②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④他们还欣赏了达·芬 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 B.古希腊智者学派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
| C.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
| D.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王夫之说:“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材料反映出王夫之的思想是
| A.精神与物质并存 | B.无神论思想 |
| C.认识来源于实践 | D.自然界变化有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