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 B.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 |
C.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
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 |
B.古代科技成果普及程度不高 |
C.铜活字印刷取代了木活字印刷 |
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 |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
叔本华说:“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A.孔子 | B.董仲舒 | C.王阳明 | D.顾炎武 |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王阳明 | D.李贽 |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