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结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

A.君民共治 B.复立宰相
C.废除皇权 D.君主立宪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