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建议应该把“滇西抗战”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足以说明云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让你再搜集相关资料来论证“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还有哪些例子?并简单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出的打分评价。
资质 |
本性 |
体格 |
教育 |
责任感 |
统驭 |
应变 |
私生活 |
机遇 |
得分 |
名次 |
|
顺治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下 |
下 |
中 |
83 |
8 |
康熙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117 |
1 |
雍正 |
中 |
下 |
中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107 |
3 |
乾隆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110 |
2 |
嘉庆 |
中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95 |
4 |
道光 |
下 |
中 |
中 |
中 |
上 |
下 |
下 |
上 |
下 |
85 |
7 |
咸丰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上 |
中 |
下 |
下 |
93 |
5 |
同治 |
中 |
中 |
中 |
下 |
中 |
下 |
下 |
下 |
中 |
68 |
9 |
光绪 |
中 |
中 |
下 |
中 |
中 |
中 |
下 |
上 |
下 |
87 |
6 |
注:“统驭”指治理国家的能力,“机遇”指国运等。www.zxls.com/
请回答: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把汉武帝也放在表中评价,他的统驭一项应该可以位列上等,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你是否同意高阳将康熙和乾隆的机遇列为上等这个观点,请结合当时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光绪(1875—1908在位)的机遇被列为下等,请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为了改变光绪统治时期机遇下等的状况,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进行哪些重大斗争?结果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由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第岛)上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材料二中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怎样的?
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所说的“公平交易”?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这一耕作方式决定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行了哪些相关的政策
阅读下列新闻报道,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
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与各国王室一同进入2005乃至2025》,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5-01-11 ) 稿件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请回答:英王室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英王室从何时开始在政治生活中开始扮演这样的角色?
近现代的英国政府是如何产生的?对谁负责?
本篇报道的作者认为英王存在有必要吗?具体有那些存在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
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 国 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
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
(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