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A.陆王学派 | B.程朱学派 | C.浙东学派 | D.洋务派 |
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A.刘同学: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
B.张同学: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
C.王同学: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
D.徐同学: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判断,雨果认为:
A.中国人没有创造力 |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
C.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