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1957年 |
1965年 |
1972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8年 |
1980年 |
| 接受国 |
苏联 |
朝鲜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美国 |
西班牙 |
联邦 德国 |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魏晋以来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受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吸引 |
| B.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
| C.南方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的吸引 |
| D.北方气候寒冷,造成生存环境艰难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并相互交融 |
| B.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 |
| C.生产工具、技术不断演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 D.人口的增加既为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又带来了巨大压力 |
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神话传说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汉朝时期 | D.唐朝时期 |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A.对犯罪的界定 | B.立法的完整性 |
| C.立法的出发点 | D.打击犯罪的效果 |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这就是我们这些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应该出自哪个国家
| A.英国 | B.法国 |
| C.德国 | D.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