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
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企业多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采矿业 ③食品加工业 ④机器制造业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
| 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 |
| 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 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 |
【改编】20世纪前期,傅斯年领导历史语言研究所,提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傅斯年的治史主张是科学可行的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
③傅斯年研究所否认历史观的作用④近代历史结论都具有史料依据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① |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
| ② |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 ③ |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 ④ |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观察下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
|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 D.《英雄交响曲》问世 |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其关键核心是民主宪政可以
| A.切实保障公民各项权利 | B.使人们友好相处 |
| C.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 D.有效地限制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