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废除农业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扩大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调节收入差距;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材料一:
甲地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78年 |
全国 |
28.2 |
47.9 |
23.9 |
甲地 |
51 |
30 |
19 |
|
2007年 |
全国 |
11.3 |
48.6 |
40.1 |
甲地 |
29.7 |
33.5 |
36.8 |
(1)根据上表,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中国经济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已制约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并且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但从长远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将逐步超过第二产业,因此,面对此发展趋势,我国要积极做好准备,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型环保产业,推进区域结构调整等措施,引导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如何引导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在如何分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如何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等关键性问题上,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意见分歧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中国政府主张,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镜头二: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飘摇。
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1)运用政治生活分析说明中美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和中国政府的主张。
(2)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3)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如下信息。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信息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如开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岗位,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高职业技能。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信息三:据统计,2010年我国将有63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2008年和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50万和195万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
(1)根据信息一,有同学认为,只要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途径,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2)结合信息二,请你谈谈国务院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的哲学依据。
(3)如果你是一名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请根据信息三,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准备怎样实现就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某校高三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探究性活动。
(1)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请你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该同学的看法。
(2)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请运用辩证否定观谈谈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3)请你参与探究,并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合理的意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为什么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