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曾就读于哈佛走学,辍学后到费城一家钢铁厂做王,仅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总工程拜。他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动作和工诈时间的细致研究,制定出了单位时间内的定额原理;又通过铁铲试验,从确定铁铲的最佳重量和最佳规格入手,确定最佳效果,制定了作业标准化原理;为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还实行了计件工资制。
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太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在这个劳动日中都保持很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了很高的劳动效率。……泰勒制和稻特制产生后,迅速风行欧美。
材料二: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的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为实现这一宗旨,该公司通过各种办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公司总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不管是低级管理人员或是一般职工都可进去与也商讨问题或提出意见,并允许雇员搞各种实验为公司做贡献。
惠普公司废除“老板”和“工人”的称呼,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并为雇员提供各秘奖励升迁的机会,从而激励雇员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以上材料选自《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说明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指出当代西方企业管理改革进行了哪些创新性调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光绪初,英人无视中国主权,擅筑上海铁路达吴淞;光绪末年,外人又攘夺中国铁路利权。日本一弹丸之国,恃有铁路,遇事与我为难;中法战争,因运输不便,军事几败。有识之士痛利权之外溢,恨国势之积弱, 呼吁创办轮船公司,修筑铁路、马路,开办邮政电信。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直到20世纪中期,我国传统的独轮车、骡车、轿子等交通工具,一直在广泛使用。19世纪末引进西式马车,并于1895年开始铺设“马路”;19世纪末年引进人力车(1874年)、自行车(1886年);20世纪初引进各种汽车(1901年小轿车、1920年出租汽车、1922年公共汽车与长途汽车)和电车(1906年有轨电车、1914年无轨电车)……
——陈明远《1840—1949百年生活巨变》
材料三“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2008年8月)
(1)材料一中“外轮得行驶长江”是通过什么条约获取的权益?根据材料一概括外国轮船和铁路给中国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城市交通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
(3)对比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我国取得交通成就的认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摘自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二 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2)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14 |
2.6 |
6 |
16 |
1 |
38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3350 |
1740 |
1060 |
290 |
30 |
30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39350 |
3320 |
5550 |
1230 |
1920 |
970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材料2对此观点加以评述。
(3)综合材一、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还在由美归途中的孙中山就宣称:“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和辞职以后,更积极倡导实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1912年,孙中山除筹设中华实业银行作为“振兴实业之总机关”外,并兼任全国铁路督办、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张謇还明确将振兴实业与国家存亡相结合,认为振兴实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与救民,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只有依靠发展实业,才能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培植抵抗外侮的能力。……实业救国也是张謇以状元身份投身工商实业的内在驱动力。张謇在《东游日记》中提到,早在1886年他就有了振兴实业须由士人率先倡导的想法,但真正下定决心“以身饲虎”,将振兴实业的思想化为实际行动,以一介书生投身实业,却是在“大魁天下”两年后,即1896年。
——《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⑴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民生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和张謇实业思想的相似之处。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保护,从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热潮。工业革命席卷一切工业部门,而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在1885——1890年的短期内,棉纺织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因“官督”而涌来成串总办、会办、帮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两者的矛盾是时代的矛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⑴据材料一回答:该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经济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
⑵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洋务企业中民用工业性质,形式,以及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