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H1N1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采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含单克隆抗体 |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H1N1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C.将等量效应B细胞核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H1N1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以诊断该病毒感染体 |
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错误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 |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
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相符合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B.沃泰默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 |
C.科学家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证明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 |
下列关于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是因变量 |
C.在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光照是无关变量 |
D.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能特异性别抗原的细胞有b、c、d、g、e |
B.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 |
C.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 |
D.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
B.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②含量高于正常值 |
C.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 |
D.a除能分泌激素②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