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现准现准确称取0.44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0.88 g,B管增重0.36g。请回答: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回答问题:
(1)A、B管内均盛有有固态试剂,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中应盛装什么试剂: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改进这套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                               
(5)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制备气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①NH4HCO3、②NH4Cl、③Ca(OH)2)相对应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题干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片完全溶解后,发现F装置中溶液呈绿色,加水稀释后呈蓝色,有同学得出两种结论:①浓Cu(NO3)2溶液呈绿色,稀Cu(NO3)2溶液呈蓝色;②Cu(NO3)2溶液呈蓝色,呈绿色是由于溶液溶解过量的NO2,试设计实验验证哪一种结论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1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K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有关物质的沸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如表:

I.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烧瓶中加入12.2g苯甲酸和20mL甲醇(密度约0.79g/mL) ,再小心加入3mL 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甲醇过量的原因
(2)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三套实验室制取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特点,最好采用装置(填“甲”、“乙”、“丙”)。

Ⅱ.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图进行精制,请根据流程图填入恰当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I为,操作II为
(5)以上流程图中加入Na2CO3溶液后,放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要得到有机层,其具体操作是
(6)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 Mn O 2 共热制取 C l 2 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 C l 2 的正确装置是

②将 C l 2 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③设计实验比较 C l 2 B r 2 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 CC l 4 于试管中,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 C l 2 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 ZnS O 4 (aq) FeS O 4 (aq) CuS O 4 (aq) ;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 CuS O 4 (aq) 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作阳极。

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 C H 3 COOH+AlC l 3 C H 3 COOAlC l 2 +HCl ↑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 g 无水 AlC l 3 和30 ml 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 ml 乙酸酐和10 ml 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装置 b 的作用: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

A. 反应太剧烈 B. 液体太多搅不动 C. 反应变缓慢 D. 副产物增多

(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填"是"或"否"),原因是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卷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