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庐山2009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0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B.从t0 →t1再由 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C.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小于庐山以西地区
D.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A.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C.距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近,客源市场大
D.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仅根据气温和流向判断,图示地区河流中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江苏淮安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在淮河一座旧桥改造中设立标志赋予了文化和科普的含义,该桥正中设一大球,南面用红色装饰象征南方亚热带气候特征、北面用蓝色装饰象征北方暖温带气候特征(如下图)。据此回答题。

江苏淮安最可能是

A.年均温0°C等温线通过
B.年降水量800mm线通过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通过
D.森林与草原分界线通过

图中的河流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
①终年多雨②支流稀少③地势低平
④下游围湖造田⑤上游水库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沙尘暴

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右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A.B.C.D.

下图为“我国沿30º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温低 B.云量多,反射强
C.距海近,水汽多 D.纬度低,对流旺

b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中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