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
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 |
| B.角鲨烯完全加氢后为C30H60 |
| C.1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ol溴单质加成 |
| D.角鲨烯与分子式为C29H48的物质可能属于同系物 |
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 |
| B.反应②中HNCO是氧化剂 |
| C.反应②中,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NO20.25 mol |
| D.反应②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淀粉溶胶和豆浆 |
| B.钠和水反应实验时,余下的金属钠放回原瓶 |
| C.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 |
| D.乙烯制备开始时未加碎瓷片,反应过程中打开橡皮塞重新加入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
|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C.F-离子结构示意图:![]() |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C(g) △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2,反应开始2 min内,v(B)=0.1 mol/(L·min)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