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一块量程为500μA,内阻Rg约为200Ω的电流表(称微安表μA),需要准确测量它的电阻,一同学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电路。已知实验室中的部分实验器材的规格如下:
毫安电流表:(量程1mA,内阻约100Ω)
滑动变阻器A:R1(20Ω,1A)
滑动变阻器B:R1(500Ω,0.5A)
电阻箱:R2(999.9Ω,1A)
直流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很小)
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3
(1)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时,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你记录的实验数据表示出测量的结果Rg=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即使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为0,也不会烧坏电流表),根据现有数据,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器R3的阻值至少应为_________Ω,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滑动变阻器R1应选______(选填“A”或“B”)。
(3)将图(丙)所示的实物图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成实验电路。
(4)如果毫安电流表的读数不准,与准确值略有差别,则_____________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R、一个1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R(Ω) |
4.0 |
10.0 |
16.0 |
22.0 |
28.0 |
I(A) |
1.00 |
0.50 |
0.34 |
0.25 |
0.20 |
(1)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若将R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则应取____________作为横坐标.
(3)利用实验数据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正确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___Ω.
(5)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存在系统误差,其原因是。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
②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m/s2.
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50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源(电动势为4.5V,内阻约为0.3 Ω)
B.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15 kΩ)
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
D.电流表 (量程60mA,内阻约为11 Ω)
E.变阻器(0~5Ω, 0.6 A)
F.开关S,导线若干
(1)电压表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
(2)为尽可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
(3)在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_______mA," 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
如图,则
="________mm"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是.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2)平衡摩擦力后,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