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 |
D.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但未飞离斜面),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中,两物块()
A.最大加速度可能相同 | B.最大速度一定不同 |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 D.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
如图,有一矩形区域,水平边
长为
=
,竖直边
长为
=1m。质量均为
、带电量分别为
和
的两粒子,
.当矩形区域只存在场强大小为E=10N/C、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时,
由a点沿
方向以速率
进入矩形区域,轨迹如图。当矩形区域只存在匀强磁场时
由c点沿cd方向以同样的速率
进入矩形区域,轨迹如图。不计重力,已知两粒子轨迹均恰好通过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则:
A.由题给数据,初速度可求 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在b点 D.两粒子各自离开矩形区域时的动能相等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10:1。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相当于导线,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a、b间输入交流电瞬时值的表达式为。则:
A.用电压表测得R两端电压为 ![]() |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大,cd间的电压Ucd越小 |
D.将二极管用导线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
如右上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 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已知v1>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绳足够长。直到物体P从传送带右侧离开。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P一定先加速后匀速 | B.物体P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
C.物体Q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 D.物体Q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