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50HZ,选取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O为起始点,O、A之间有几个计数点未画出。(g取9.8m/s2)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m/s。
②如果以为纵轴,以下落高度
为横轴,根据多组数据绘出
—h的图象,这个图象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a、b、c、d),且图象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值等于 。
(2)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3V)和内电阻r”的实验时,部分器材参数如下:电压表(量程3V),电流表(量程0.6A),定值电阻R0(阻值为3Ω),滑动变阻器R(阻值约30Ω)。
①小玲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按电路图在图乙上完成实物连接。
②电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当她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断路,因此她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她的操作如下:
a.断开电源开关S;
b.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Ω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R两端,读数为30Ω;
c.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0Ω档,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压表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丙所示,则所测阻值为 Ω,然后又将两表笔接电流表两端,发现指针位置几乎不变。由以上操作可判断发生断路故障的元件是 (填元件名称)。
③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她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了6组对应的数据并在图象上描点如图所示,请继续完成图象;根据图象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V,电池内阻r = 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她设计的实验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说出理由之一即可)。
(4分)在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时,采取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的是 ( )
A.改用6 V的直流电源 |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 D.纸带理顺推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到挡板的水平距离为L。(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c.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的测量值
d=______mm。如图乙所示,是多用电表的“×10”欧姆挡经过正确步骤测量金属丝电阻时多用
电表指针的位置,则金属丝阻值的测量值R=______Ω,若测出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则该
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请用上述测量值d、L、R表示)。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 cm、86.00 cm、130.50 cm。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 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 J,动能增加了_______ J。(最后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 m/s2。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