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①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2SO4
③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
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
A.蔗糖尚未水解 | B.加热时间不够 |
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共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下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填字母)。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4)如何确定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6)该兴趣小组中甲学生认为:实验步骤③中不加入氯水,其余步骤不变,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甲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
。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灯1 C.熄灭酒精灯2
(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10.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6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最佳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已知NH3是一种重要的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某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按有关实验原理和装置,进行氨的制备及性质的探究实验。请你分别参与甲、乙、丙、丁、戊组的实验探究,并根据题目的叙述及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装置和试剂来制取氨气。
① 甲组实验装置是a,实验试剂是。
② 乙组实验试剂是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实验装置是 (填编号)。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
(2)丙、丁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方法来探究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①丙组用A装置,加热铂丝一段时间后,通入NH3和O2,写出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并且要求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② 丁组用B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气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红热的铂丝插入B装置的锥形瓶内,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包括H+、OH-、。
(3)戊组的同学按照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及速率:
【设计实验方案及操作】若控制其他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分别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过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中,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应该测定 。
ClO2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装置电动搅拌棒的作用是。A装置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B装置必须放在冰水浴中,其原因是。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1)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2)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③;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00 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剂,用c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已知2 Na2S2O3+ I2=Na2S4O6+ 2NaI)。
①配制100 mL 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
②滴定过程中进行三次平行测定的原因是。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 10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请回答以下问题:
(1)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ml。
(2)下列哪组仪器在配制时不需要用到 ()
①托盘天平②分液漏斗③250ml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
⑥量筒⑦玻璃棒⑧铁架台(带铁夹)⑨100ml容量瓶
A.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⑤⑥⑧ C.①②③⑧ D.③④⑤⑥
(3)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缓缓倒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 用约30ml蒸馏水,分出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中;
C 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倒入容量瓶中;
D.检查100ml容量瓶瓶口是否有漏液现象;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进行A步骤操作的时候,应该选用
①10 ml量筒②50 ml量筒③5000 ml量筒④1000 ml量筒
(5)进行A步操作后,必须后,才能进行C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