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吨废报纸=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不可捉摸的 B.多种多样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大纲卷)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这表明艺术创作
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2013·安徽卷)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