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献礼剧或者主旋律电视剧是中国特色,长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2011央视大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以纪实手法把黑白纪录片和现实生活剪辑在一起,表现“两弹一星、文革风云”。那个“带劲年代”的科学家白天挨斗、晚上科研,在逆境中奋斗,“饿肚子搞原子弹”的愈挫愈勇的精神强烈震撼了80后、90后的年轻人,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材料二 因为涉及“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以及中美苏台三国四方的冷战格局,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被列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范畴。与以往不同的是,献礼剧第一次以“自下而上”的路线由民营公司制作完成。民营公司拍主旋律“献礼剧”既要看准“政府采购”的需要,又要控制成本。为了叫好又赚钱,三年来主创人员查阅了3000万字资料,九易其稿,写成了120万字的剧本,36集剧由政府采购每集60万,第一轮就收回了两千多万的全部投资。
(1)透视这部为建党9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而做的献礼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收视率是检验文化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尺”。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府采购”主旋律文化产品包含的经济学道理。
(3)你认为民营公司要投资“主旋律”献礼剧,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至少列举四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
图1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图2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2排放情况
(1)图1、图2分别反映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二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
材料一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1日—13日在大连举行,“创新,势在必行”——大会主题鲜明而深刻。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后政府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二国家采取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进行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秋和国庆放假安排被称“史上最混乱假期”。假期刚过,为反映公众意愿,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全国假日办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公众意见,2013年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在多家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截至12日17点,已经有211万人填写了调查问卷。全国假日办对公众踊跃发表意见表示感谢。据悉,数据收集后,全国假日办将委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进行分析整理,将调查结果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群众利益无小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更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物价变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也与经济的健康运行紧密相连。
材料一: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全面试行。实行阶梯电价,是我国针对能源紧缺、成本高涨、电能浪费严重、环境压力加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阶梯电价可以充分反映市场需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不同居民承受能力。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实行阶梯电价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材料二:2012年8月下旬,南京市进行了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南京市物价局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借鉴外地城市的做法和经验,按照疏导上游天然气价格上调与南京市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矛盾,同时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经过价格成本监审及详细测算,提出了改革听证方案。
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方案如下(有删减)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
每月每户 (≤3人) |
价格 (元/ m3) |
每月每户(≤3人) |
价格 (元/ m3) |
每月每户 (≤3人) |
价格 (元/ m3) |
|
第一阶梯 |
≤30m3 |
2.35 |
≤50m3 |
2.50 |
≤15m3 |
2.20 |
第二阶梯 |
30m3—50 m3 |
2.55 |
>50 m3 |
2.80 |
15m3—50 m3 |
2.60 |
第三阶梯 |
>50 m3 |
2.75 |
>50 m3 |
3.00 |
注:据测算,除方案三第一阶梯家庭没有影响外,其他不同程度的都会增加费用。
听证会上4人赞同方案一,5人赞同方案二,10人赞同方案三。单从结果来看,方案三“完胜”方案一和方案二。同时,在听证会上,部分代表提出了疑问:疑问一,听证会数据依据是否准确?疑问二,现有方案能否再进行适当调整?疑问三,阶梯气价是否能按年度累计计算?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视角分析南京民用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对居民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
私人轿车保 有量(万辆) |
GDP (万亿元) |
人均收 入(元) |
汽车工业销售 产值/GDP(%) |
2004 |
600 |
16.0 |
6 179 |
5.62 |
2006 |
1 149 |
20.9 |
7 668 |
6.70 |
2008 |
1 947 |
30.1 |
10 271 |
6.31 |
2010 |
3 443 |
39.8 |
14 394 |
7.54 |
2011 |
4 322 |
47.1 |
16 241 |
10.40 |
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