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为a、b、c、d,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为竞争,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c、d的种间关系是 。
(2)若c种群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当c种群的数量增加时,d种群由于食物丰富也会增加,这样c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具有 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若持续干旱使a种群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旱灾后土地上重新长出灌木丛,这属于 演替。
(4)d能够依据c留下的气味去猎捕c,c同样也能够依据d的气味躲避猎捕,这些气味物质是 信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 。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四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根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________。玉米幼苗的茎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________。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________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________处运输,由此可以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
(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_____。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向________移动。
(5)图一至图四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图中下丘脑通过⑦过程可以分泌的激素主要有 、 等。
(2)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① 传到下丘脑的 ,通过该结构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 ,流经皮肤的血流量 ,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
(3)图中⑨所示的过程反映了激素d对下丘脑和垂体的 调节,通过这种调节,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4)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是由激素a、b、c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其中能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是 ,能表现为拮抗作用的是 。(用字母表示)
下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A和B所示的结构分别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和________。
(2)乙图突触间隙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递质释放的方式是________,与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
(3)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丙图所表示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使兴奋依次传导,其中与传导方向相同的是________(膜内或膜外)的电流方向。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 32 、33 、 34 、 35 、 36 等。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电位变化是___26_____;膜外电位变化是___27_____。
(2)图2中的①表示_____28___, ①中物质的释放使④____29____发生电位变化。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30__。取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要受 31 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