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
A.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 B.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 |
C.通过了《共同纲领》 | D.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 |
《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说明清朝初年( )
A.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 B.军机处位高权重 |
C.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 D.内阁权力受制约 |
宋太祖时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路。太宗以边防、盗贼、刑讼、钱谷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分全国为十五路。真宗时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据此宋代转运使( )
A.总揽地方军事、财政大权 | B.中央设置的监察地方的职官 |
C.其职责变化表明地方权力增大 |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 B.牵制君主权力 |
C.提高宰相权利 | D.提高行政效率 |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 |
B.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C.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
D.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
根据联合国1999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分别占世界人口1/5的最富国家与最穷国家的人均GNP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0年的60:1,1997年又进一步扩大到74:1。上述材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些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恰当例证
①“科技革命与经济结构”②“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统一”
③“当代和平与发展问题”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反思”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