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是不停的流动。根据研究发现同一组织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式和方向是相同的。某实验小组选用菠菜、苔藓、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完成几个实验。
(1)选择合适的材料一次性连续完成观察叶绿体形态、观察细胞质流动、探究气孔开闭机理等三个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择菠菜、苔藓、黑藻做实验材料各自完成实验。你认为哪些同学的三个连续实验会成功。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选择菠菜做实验,具体步骤:
①用镊子撕取菠菜____________(上、下)表皮组织,带有少许__________________
②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撕取的表皮组织平铺在其上。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收多余的水分。
(3)为了看清细胞质流动情况,常常选择叶绿体作为运动标记。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观察到菠菜表皮细胞里___________(含有、没有)叶绿体。
(5)细胞质流动速度过快不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在不影响细胞状本情况下,甲同学通过____________方法快速降低流动速度。
(6)查资料得知气孔两侧的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可以立即进入细胞质;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引起气孔开放,失水气孔关闭。甲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当光线充足情况下,水分若充足时气孔开放,水分若不足气孔关闭;在光照微弱时,不管水分充足如否,气孔均关闭。根据此现象,你写出假设进行解释:
光照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景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单位为:cal • hm-2 • a-1)。NP(净同化量)= 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上表中代表田鼠的是_______,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数据不在10%〜20%的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该种群在___________时期处于增长阶段。为了有效防止鼠害,应在__________时期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②若田鼠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3)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可导致草场退化、草地荒漠化。对于退化草地,采取围栏封育、松土改良等措施仍可使其恢复原状,这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
某种狗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位置如图1所示,B/b甚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灰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aabb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2所示。图3为这种狗一个家系的毛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位于I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性别有关的现象。
(2)2号基因型为,6号基因型为。
(3)3号在与2号交配生出7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若5号与6号交配,后代8号出现灰色毛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由图2分析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有(答两点):,。
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中的信号分子(物质A、物质B)作用于靶细胞传递信息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何题。
(1)若信号分子是胰岛素:
①可用图中物质(填字母)来表示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进而产生生理效应。
②当人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可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______与胰岛_________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_____,以维持血糖稳定。
③II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能分泌胰岛素,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体内血糖浓度仍然过高并出现糖尿。结合上图分析,可能原因是图中_______________。
(2)若信号分子是甲状腺激素(氨基酸的衍生物):
①可用图中物质_______ (填字母)来表示其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
②某人因为心慌等不适症状到医院检查,其体内相关激素含量如下:
推测此人功能异常的内分泌腺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B物质表示淋巴因子,则图中靶细胞可能是_________,该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某科学实验小组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对甘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对甘草着生部位、大小、颜色等相同的叶片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检测。实验分三组:I不遮光、II遮光50%、III遮光75%,测定的叶片生长的相关数值如图1。
实验二:在给予甘草遮光75%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对其在不同C02浓度下进行了C02吸收量的测定,绘制出的曲线图如图2。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实验中的因变量是。
(2)I组和II组相比,I组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II组条件下叶绿体中ATP和[H]的合成速率(减小、不变、增大)。
(3)实验二中,若将遮光条件改为II遮光50%来重复该实验,则对应的图2中 A______移,B点_____移。
(4)欲测定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及颜色,通常用 ___________法来分离。
耳鲍( H.asinina)是中国传统海产品。科研人员发现,在耳鲍卵子的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的两次成熟分裂第一次在卵巢中开始,停留于中期.受精后继续进行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不久放出第二极体。利用细胞松弛素B(简称CB)处理二倍体耳鲍(2N=32)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可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从而培育出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的三倍体耳鲍。下表是利用不同浓度的CB处理二倍体耳鲍的受精过程后获得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1)为诱导产生更多的卵子,可向已怀卵雌耳鲍体内注射 ,促进耳鲍卵的成熟和排放,然后,冲取卵子直接与 在体外受精。
(2)刺激耳鲍卵母细胞继续分裂的过程发生在 时期.耳鲍第一极体中核DNA分子数为_____个。
(3)三倍体耳鲍的获得,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 ,该种耳鲍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和种类彼此间往往存在较大的羞异,原因是 .
(4)由表中数据可知,CB浓度与胚胎畸形率间的关系是 .
(5)当CB浓度为 mg·L-1时,第二极体的释放率最低。用CB处理相同数量的二倍体耳鲍受精过程以获得能正常发育的三倍体耳鲍幼体时,最适宜的CB浓度是 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