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不同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的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合成速度依次是___________;
③当光照强度在8-10阶段中,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温度           C.CO2浓度        D.叶绿素的含量 
(2)将等量的衣藻和硅藻放置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水容积中分别培养。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线测量仪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容积中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④当曲线处于交点时,A、B两植物的有机物实际合成量__________(相等、不等)。
⑤将衣藻和硅藻混合在同一恒定容积中培养。则最先灭亡的是衣藻。向混合培养液中引   入一定量草履虫,草履虫对衣藻和硅菠的喜食程度相同。则衣藻灭绝的速度__________。这是因为有捕食者存在可以增加群落中__________草履虫与衣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将一棵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量仪测量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

⑥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或字母附带文字);
⑦CD阶段比DE阶段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
⑧若B、E两点温度相同,则E点时光照强度____________(<、=、>)B点的光照强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4列中每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试剂(ml)
1
2
3
4
蒸馏水
1.4
1.4
1.4

pH7.5的缓冲液

0.2
0.2
0.2
纤维素悬浮液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0.1

www.k@s@5@u.com高#总体积
2.0
2.0
2.0
2.0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加热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不同酶本身的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某种从外地引进的农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农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O2含量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步骤及结果记录: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 溶液,装置乙作为 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进行 处理,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
(2)然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 溶液,装置乙作为 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    等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


微生物A提取物
微生物B提取物
微生物C提取物
颜色深浅程度(以“+”多少表示)

+++
++

(3)综合步骤(1)、(2),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 Scm3/h;实际光合速率为
Scm3/h。(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O2含量的变化量表示即可。)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4列中每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试剂(ml)
1
2
3
4
蒸馏水
1.4
1.4
1.4

pH7.5的缓冲液

0.2
0.2
0.2
纤维素悬浮液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0.1

www.k@s@5@u.com高#总体积
2.0
2.0
2.0
2.0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加热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不同酶本身的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请回答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加琼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的营养物质有
________等。
(4)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这一过程称为,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此过程需要光照,原因是

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或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A.营养 B.激素 C.光照D.p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