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为此我对干燥剂的有关问题进行相关探究:
(1)问题1:为什么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又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有关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2:小纸袋中的物质
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
干燥剂
问题3:我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该如何验证我的猜想?
      
 
 该干燥剂样品中有碳酸钙

  (3)问题4: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如何?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该干燥剂样品→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计算该样品的含量,实验过程中所取该干燥剂样品的质量为10.0g。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①A为溶解该干燥剂样品的装置,若已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插入溶液C中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中的D),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④当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后可以准确测定出干燥剂样品的含量(假设生成气体没有损失,并完全吸收)。若此时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3.6g,则该干燥剂样品的含量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N a 2 S 2 O 3 ·5 H 2 O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 C 中发生反应如下:
N a 2 S(aq)+ H 2 O(l)+S O 2 (g)=N a 2 S O 3 (aq)+ H 2 S(aq) (I)
2 H 2 S(aq)+S O 2 (g)=3S(s)+2 H 2 O(l) (II)
S(s)+N a 2 S O 3 (aq)=N a 2 S 2 O 3 (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 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D 的作用是。装置 E 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N a 2 S N a 2 S O 3 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C N a 2 S N a 2 S O 3 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 O 2 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 N a 2 S O 3 溶液
c.饱和 NaHS O 3 溶液 d.饱和 NaHC O 3 溶液
实验中,为使 S O 2 缓慢进入烧瓶 C ,采用的操作是。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 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 A ,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 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 N a 2 S 2 O 3 ·5 H 2 O ,其中可能含有 N a 2 S O 3 N a 2 S O 4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 N a 2 S O 4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 N a 2 S 2 O 3 ·5 H 2 O 遇酸易分解: S 2 O 3 2 - +2H+=S + H 2 O+S O 2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aC l 2 溶液、 AgN O 3 溶液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 CuC l 2 ·2 H 2 O NaOH 溶液制备适量 Cu(OH)2 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 Cu(OH)2 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磷酸铁( FeP O 4 ·2 H 2 O ,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成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
(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 H 2 O 2 氧化 Fe 2 。为确定加入 H 2 O 2 的量,需先用 K 2 C r 2 O 7 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 Fe 2 ,离子方程式如下: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
②若滴定x mL 滤液中的 Fe 2 ,消耗a mol·L 1 K 2 C r 2 O 7 标准溶液b mL ,则滤液中
c(Fe 2 ) = mol·L 1
③为使滤液中的 Fe 2 完全被 H 2 O 2 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加入适当过量的 H 2 O 2 溶液 B. 缓慢滴加 H 2 O 2 溶液并搅拌
C. 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 用氨水调节 pH =7

(3)将一定量的 N a 2 HP O 4 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到含有 Fe 3 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FeP O 4 ·2 H 2 O 。若反应得到的 FeP O 4 ·2 H 2 O 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 H 2 O 外,含有 CC l 4 I 2 I 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N a 2 S O 3 溶液,将废液中的 I 2 还原为 I ,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 I 2 还原为 I 的目的是
(2)操作X的名称为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 I 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 C l 2 ,在400C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

(4)已知: 5S O 3 2 +2I O 3 +2H= I 2 +5S O 4 2 + H 2 O 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 I 2 ,可能存在 I I O 3 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 I I O 3 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 CC l 4 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 FeC l 3 溶液、 N a 2 S O 3 溶液

硫代硫酸钠( N a 2 S 2 O 3 )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 2N a 2 S+N a 2 C O 3 +4S O 2 =3N a 2 S 2 O 3 +C O 2 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3)d中的试剂为
(4)实验中要控制 S O 2 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 S O 2 ,不能过量,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