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鉴定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试分析①~⑤的各步实验,其中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④用HNO3酸化溶液 ⑤加入NaOH溶液醇溶液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① | C.④③⑤① | D.④②⑤③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2MnO2+H2O==Zn(OH)2+Mn2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H2O+2e— ="=" Mn2O3+2OH— |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
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ΔH=2(a—b—c)kJ/mol |
B.N2(g)+3H2(g)=2NH3(g)ΔH=2(b—a)kJ/mol |
C.1/2N2(g)+3/2H2(g)=NH3(l)ΔH=(b+c—a)kJ/mol |
D.1/2N2(g)+3/2H2(g)=NH3(g)ΔH=(a+b)kJ/mol |
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的原子半径 |
B.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 |
C.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
D.单质铍易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aA(g)+bB(g) mC(g)+nD(g),表示其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的压强与反应起始的压强之比为m+n/a+b |
B.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度与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度之比为a/m |
C.体系内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
D.单位时间内bmol B参加反应同时有a mol A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