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郡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是应是
A.《史记》的记载 | B.民间的传说 | C.史家的研究论文 | D.秦简的记载 |
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
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宋太祖说:“吾今终夕未尝敢安寝而卧也。”明太祖说:“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造成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疆域辽阔,事务繁杂 | B.君权强化,政务繁忙 |
C.权臣窥觑,帝王不安 | D.开国之初,百废待兴 |
(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思想,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
A.派遣文臣担任知州 | B.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
C.设置转运使 | D.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兵部 | D.门下省 |
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这样论述:“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确是一项举世罕见的发明和创造,简单明快地解决了选拔官员的标准问题。贫寒人家的子弟只要通过苦读,可以进入官吏队伍。无疑,科举使社会管理这方面的机制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形式增加了一些公正的色彩。”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确立的选拔标准是
A.品德和才能 | B.家族声望 |
C.先代功绩 | D.个人文化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