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让亲本为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分析如下问题:
(1)F1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值是 ______________。
(2)F2中纯合体占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 _ 。
(3)让F1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 B.3:1:3:1 | C.1:1:1:1 | D.2:2:1:1 |
植物体内的激素与细胞内激素受体蛋白结合后即表现出调节代谢的功能。下图为植物激素“乙烯”在细胞内的调节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⑴乙烯活性受体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为,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⑵由图可知,乙烯与活性受体结合后通过影响过程从而实现对代谢调
节的功能。
⑶图中某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
形成分泌小泡,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从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证明:
①
②
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是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如下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F1×卵圆形,F2中三角形:卵圆形 =" 3" :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 :1,综合上述
实验结果,请回答。
(1)荠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
B、b表示,以此类推,则三角形的基因型为,卵圆形的基因型成为。
(3)让实验l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
其数量比为。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⑴解释在A、B、C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A点:;
B点:;
C点:。
⑵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5℃,曲线发生的变化及原因(不要求作答)。只要求
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⑶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发生的变化及原因(不
要求作答)。只要求画出相应的曲线。
请回答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
⑴右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②甲、乙生理过程中的[H]分别用于还原、
。
③甲过程中,B在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程中,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阶段。
⑵如果仅考虑O2和C6H12O6.则短时间内动物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氧来自于C6H12O6,还是来自O2? 。
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
.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利用石英砂固定α-淀粉酶的方法属于①
A.吸附法 B.偶联法 C.交联法 D.包埋法
(2)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流过α-淀粉酶固化柱后,被水解成②,遇碘显③色。
(3)α-淀粉酶可以通过枯草杆菌发酵生产,以下是利用诱变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的主要实验步骤。
(原理:菌株生长过程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第一步:将枯草杆菌株接种到④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第二步:将枯草杆菌株分成两组,A组用⑤处理,B组不处理(作对照)。
第三步:制备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
第四步:将A、B组分别稀释后,分别在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利用⑥法分离,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单菌落。
第五步:观察A、B组各菌落周围的⑦。
实验结果预期:
根据诱发突变率低的特点,预期⑧。
根据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⑨。